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举办“新时代媒体和媒体人”专家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0

面对新媒体,新闻人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新闻教育怎样解决与新闻实践脱节的问题?为此,我校新闻传播学院以“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为契机,于12月7日举办了“新时代媒体和新闻人”专家座谈会,邀请广西日报社、光明日报驻广西记者站、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南宁日报社等媒体的老总和专家为其把脉、会诊。

学校党委书记莫诗浦,副院长元昌安教授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出席了本次座谈会。莫诗浦书记为本次座谈会致辞。他表示,新闻学专业是学校发展非师范类专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如何提升新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怎样实现新闻教育与媒体的密切结合,既是学科问题,也是学校将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熊高教授对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办学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并宣布本次座谈会正式开始。

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与研究生畅所欲言,就“新闻教育如何与新闻实践对接”、“新时代的新闻人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新媒介环境下的传统媒体如何突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广西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李启瑞指出,网络等新型传播技术,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使纸媒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曙光。报网融合将是一大趋势,但它也并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将报纸上的东西放上网,或将网上的东西照搬到报纸上。智能手机和云技术的出现,使报纸发展成拥有海量信息的动态报纸,为突破这一瓶颈创造了有利条件。读者在玩手机的同时,又阅读了动态新闻和广告,完成了媒体对报纸的深度开发和二次盈利,也为报纸与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合作带来了新契机。

光明日报驻广西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刘昆,则结合自身经历和当前新闻工作者专业背景多元化的问题,提出了新闻专业研究生应将内在涵养的塑造放在第一位,以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来敲打、激活专业知识,培养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的观点。同时,他还强调了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的重要性。鼓励新闻学子努力成为擅学习、擅思考、有人文情怀的新闻工作者。

广西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张敬表示,新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更加与时俱进。目前的一些新闻教材,存在老化、与当前情况脱节等问题,难以激发年轻人的学习兴趣,应及时进行更新,增加新知识、新内容,以推动新闻教育的科学发展。

南宁日报社总编辑、主任记者程小华认为,目前的新闻工作者,常常用传统媒体的思维去办新媒体,这是当前新媒体成活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转变思维方式,以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平台障碍。

在提问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围绕当前新闻行业的前沿、热点问题,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请教。他们也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

针对学生提出的“在大力发展车载广播、网络广播的基础上,怎样寻找新的发展点来带动广播事业全面发展”的问题,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主任播音员李晓梅进行了详细解答。她认为,在新媒介的环境下,广播可通过与报纸、电视的跨界联合,努力向全媒体方向发展,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不同听众的需求,打造属于自身的特色品牌。

在回答学生提出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形象塑造”的问题时,南宁日报社副社长文学军强调了媒体应主要做到两点:一是必须实事求是地报道;二是必须听党的话,突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以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广西日报科教部主任、高级编辑贺波回应了学生们普遍较为关心的“如何快速适应媒体不同部门的专业要求”的问题。他表示,专业基础不是我们能否做一名好记者的决定因素,最关键的是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上心。并以自身经历和非新闻专业出身的同事、前辈为例,鼓励学生们树立能做好新闻工作的信心。

我校原党委副书记、高级编辑蒙南生教授为本次座谈会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在发言中谆谆告诫广大新闻学子,在面对新闻信息碎片化、社会环境日益浮躁等社会现象时,一定要戒浮躁,戒冲动,努力保持理论定力、道德定力和业务定力,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而不懈奋斗。

据悉,我校新闻教育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005年,组建了广西第一个独立的新闻传播系/学院;2006年,获得广西第二个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累计向社会输送了1000多名新闻工作者。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区内重要的新闻教育基地之一。(文/伍晨阳图/刘称心 宋井玲)

扫一扫,关注微信